新华社记者 李亚梅
中国五四运动百年之际,红色教育培训如火如荼展开。各地红色旅游、红色教育基地、红色主题公园等,以各种形式为广大学生和群众传递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在心中发芽。
轻敲手机,一系列的短信推送蜂拥而来:红色主题课程报名开始、红色教育培训即将开展……不少人表示,这与旅游、娱乐等各类消费不同,参加红色教育培训是一种“精神投资”。
“让我最有印象的是红色人物身上的爱国情怀、坚定信念,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来自南京大学的王淼淼说,她曾在神州红色学堂参加过红色教育培训,感受到了学习红色历史对于当代青年的深刻启迪。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族学院,邕江革命纪念馆和中国政府网“寻找中国好人”南宁市评选推出的“新时代好网民”等红色主题课程在学生中广受欢迎。
在重庆,南岸区红岩革命纪念馆、奉节县南溪区博物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纪念馆纪念碑不断革新设立红色主题课程,提供专业线上一对一讲解服务,同时也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趣味中感悟红色文化。
浙江大学一位退休教授说,他曾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等地考察,在不少革命基地红色教育馆和革命博物馆里参加了系统的红色培训,这些红色教育活动推动了革命精神的传承、弘扬,同时也让他愈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程怀军认为,红色教育培训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补偿。“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从小都是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间里,对于红色文化的缺失是普遍的,而红色教育培训,可以为年轻人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向上、更有信仰的精神世界。”
但程怀军也提醒,红色教育培训不能被肤浅、功利化,“只有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本质和价值,才能让红色教育真正成为内心的滋养,才能让红色基因在心中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