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革命的精神高地,井冈山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推出系列红色拓展训练项目,吸引了全国多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参与。这一创新性的教育培训模式,将革命历史教育与团队协作实践深度融合,成为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提升组织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红色资源赋能 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底蕴为拓展训练提供了天然的教育场景。参训者通过“重走红军路”“黄洋界保卫战模拟”“挑粮小道负重行军”等体验项目,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年代的艰苦卓绝。在专业教练的引导下,参与者不仅了解井冈山斗争史,更通过实践理解“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的井冈山精神内核。
拓展训练基地还结合革命遗址和博物馆资源,设计“情景党课”“历史沙盘推演”等互动环节,让参训者在角色扮演、任务协作中深化对党史的认知。例如,“朱毛会师”情景再现活动中,团队成员需分工完成路线规划、物资调配和信号传递任务,考验战略思维与执行力。
多维训练体系 强化团队协作能力 红色拓展训练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与抗压能力。项目设计注重“知行合一”,涵盖体能挑战、脑力博弈与情感共鸣三大维度。
在“突破封锁线”项目中,参训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利用有限资源搭建简易桥梁,模拟红军突破敌军围堵的场景。此类活动考验团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思维,同时强化成员间的信任感。此外,“红色密码破译”“星火传递接力赛”等项目,则将党史知识融入团队竞赛,激发参与者的学习热情与集体荣誉感。
训练结束后,多数参训单位反馈,此类活动显著提升了成员的沟通效率与责任感。一位参训代表表示“通过共同克服模拟‘战场’中的困难,团队更加理解协作的意义,这对实际工作中的项目管理与危机处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创新教育模式 助推红色文化传承 井冈山红色拓展训练的兴起,不仅是教育培训领域的创新尝试,更为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当地政府通过整合革命旧址、生态资源与民俗文化,开发出“红色研学+生态体验+民俗互动”的复合型产品体系,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及农产品销售产业链发展。据统计,2025年井冈山红色拓展训练接待人次同比增长35%,相关产业收入增幅超40%。
与此同时,该项目注重年轻化表达,借助VR技术、剧本杀等新兴形式吸引青年群体。例如,“VR重返1927”项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井冈山会师场景,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革命精神。此类创新手段有效解决了传统红色教育形式单一、参与度不足的痛点,实现了历史厚重感与时代吸引力的平衡。
社会价值凸显 获多方高度评价 业内专家指出,井冈山红色拓展训练的成功,源于其对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教育功能的精准定位。不同于常规团建活动,该项目将精神塑造置于首位,通过历史情境的代入感激发参与者的使命感,进而转化为现实工作中的行动力。
此外,其社会效益亦不容忽视。一方面,活动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它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平台,尤其在青年群体中播撒爱国奋斗的种子。多地教育部门已将其列为干部培训、学生研学的推荐项目,未来或将进一步向全国推广。
结语 井冈山红色拓展训练以历史为镜、以实践为尺,开辟了一条红色教育与团队建设融合的新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寓教于行、润物无声”的模式,不仅让革命精神焕发新生,更为组织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随着其影响力持续扩大,井冈山正成为更多人追寻初心、凝聚力量的“精神加油站”。